
释慧诚
字:明心 俗名:牛跃跃
1980年11月16日出生于中国安徽合肥
1989年(9岁)九华山皈依佛门剃度为僧
潜心修学大乘三藏经典,精习禅学密要,热衷于探讨人生哲学
致力于倡导推广人间佛教。佛学文化教育者、佛学讲师、禅师,慈善行者
中国传统文化导师、般若讲堂创始人、普眼文化CEO
佛教教义
佛教不只是宗教,而是至善圆满的生命教育。恢复佛陀教育的智慧本质,才能发挥佛教文化正面价值,从而为人类做出真正意义上的贡献。——释慧诚
常常思考
当进入佛门的那一刻起,知道自己的人生就有了不同的颜色。这个世界就在你面前,而你却一无所知!我是谁?我从那里来?要往那里去?一切的一切都埋藏在那深深的经藏中……——释慧诚

【三月与祖母】
释慧诚法师祖籍安徽合肥1980年11月16日出生在肥东县长临河镇的一个小村庄里,襁褓之中便遭逢家庭变故,父母双方离异,母亲改嫁他人,父亲离家出走一去不返从无音讯,从小时就由祖父母抚养成长。一生的记忆中祖父母就是父母,从小就养成了不畏苦难,坚毅不屈的品格。

1986年(6岁)在肥东县长临河镇村小学读书,一年后因祖父母年迈体弱就由小姑妈接替教养,转至宣城旌德一小继续学业。

从幼年起就跟随祖父母听经闻法,从小就种下了菩提之因,1989年正值9龄,佛缘已至在中国大九华山(万年寺)百岁宫剃度出家。

1992年(12岁)前往嵩山少林寺修学禅武,武术套路,散打,自由搏击等。

1995年(15岁)修学与上海宝山寺佛学高级研修班,潜心修学大乘三藏经典,精习禅学密要。

2000年(20岁)任安徽凤阳龙兴寺住持,开办佛学研究班,开展佛学交流活动,热衷于探讨人生哲学,致力于倡导推广人间佛教。2004年主持全国汉传佛教传授二部僧三坛大戒。

2007年应政府及弟子应邀,荣任安庆市斗塘古寺住持,恢复建设具有千年历史一座寺院。

2011年胜缘而至,得亲近听闻星云大师所倡导的“践行人间佛教,振兴中华文明”而发坚固愿心,自此深入经藏,精勤不辍。在中国上海创办第一所普及佛法,弘扬人间佛教为已任的“般若讲堂”。

2014年江苏省苏州市般若讲堂成立,秉持着佛陀教育之责,弘扬人间佛教正法教义,以实修禅学,公益慈善行入世之任。传承中华文明,构建和谐社会,提振精神文明。使众生树立起正知正见的佛法信仰,体现正确的人生观,价值观,世界观。从实修中去理解了悟佛法真正的教义,为弘扬佛教文化开辟了新篇章。

2016年开办公益佛学课堂,以星云大师倡导践行的人间佛教做为讲堂宗要纲领,积极有力的开展普及佛学教育,开办公益佛学课堂,引领实修禅学,提升智慧,净化心灵,健康养生等一系列的活动。
2014年7月4日应马来西亚【碧桂园】之邀,為眾弟子们举行开光祈福、講經禅修交流活动。此次之行是将以星云大师倡导践行的人间佛教做为讲堂宗要纲领,积极有力的开展普及佛学教育,引领实修禅学,提升智慧,净化心灵,健康养生等一系列的活动。融合新时代下的发展纲要,开创中国和谐美好未来,传承中华文明,振兴佛教事业,在弘法利生之路上不断的自我修正与完善,在传承中华文明构建和谐社会中主动积极参与,同时应时所需优化提升功能与服务。
2015年5月8日应上海宝信宝马公司之邀举行佛学交流活动,有力的结合现代商业与佛学的完美融合,佛教文化在人类文化发展和进步中独具不容忽视的地位,弘扬佛教文化和发展佛教事业在一定范围内对政治、经济、道德、文化和构建和谐社会,提振精神文明都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,佛教事业的“不为自己求安乐,但愿众生得离苦”是大乘菩萨的慈悲行愿,也是人间佛教事业的宗旨精神。国家提出宗教事业应在构建和谐文明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,佛教事业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作用。
2016年1月2日
新年伊始
已经九十四岁高龄且封笔多时的明学长老非常慈悲
开笔挥毫写下了“般若讲堂”四字赠于讲堂
字字都深深印在我们每位弟子晚辈后生们的心中
长老那微微颤抖的手不知传递了多少慈恩与教化
感动之余更多的是无尽的激励与感恩
做为佛教弟子尽当护持正法
不忘初心
弘法利生为已任
依佛教教义为根本
应时之需
做一名有担当• 智慧• 践行
中国佛教僧人
——释慧诚明学长老开示
佛说:万物皆无常,有生必有灭;不执着于生灭,心便能寂静不起念,而得到永恒的喜乐。人因祈求永远的美好、不死而生出了痛苦。
住持电话:15800574826
微 信 号:sh-brjt
邮 箱:shbrjt@163.com
